50后-90后喝酒各有特色看一下你那个年代都是怎么喝的
喝酒是一门学问,每个年代的人因为出生阶段不同,所以喝酒的习惯也不一样,有的人喝酒比较豪爽,有的人喝酒比较有气质,不同阶段的人喝酒的感觉都不一样,那么50后-90后的人都是怎么喝酒的呢?
50年代的人,出生的时候,新中国还没有个样儿。成长的时候,碰上了“三年困难时期”。上山下乡,城里农村两头奔波。如今,到了享清福的时候,想喝啥酒喝啥酒,想喝的时候,随时随地拿出来都可以咕咚一口。
60年代的人,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,吃口干的都是件困难事。人生过半,遇上了国家鼓励“下海”。劳碌奔波一辈子,孩子却只许生一个。还好,独生子过了“小皇帝”的懵懂年纪,如今长大也知道孝敬长辈,逢年过节还知道往家里提回几瓶好酒。
70年代的人,青年时期一切物质需求都被各种限量发放的票把控。没有福利房,没有毕业包分配工作,开始满大街都是大学生了,文凭贬值了。压力却着实没小,一对夫妻,基本都要赡养4位甚至6位老人。孩子还没成家,还没就业。想想肩膀上的重担,不知不觉又闷了一口酒。
80年代的人,自以为青春无敌骑着单车打着篮球穿着白衬衫的时候,一些女孩已经开始在宝马里激扬人生了。在里跟着动荡几番,一些人发了家,一些人收了心。为了攒够老婆本,在人生战场里拼命厮杀,在酒桌上也是分外给力。喝下去了酒,才拿得出业绩。生活这杯酒,实在是不得不喝。
90年代的人,最初被普罗大众定义为“乡村非主流”和“农村卡哇伊”的一代,如今走过青春期,褪去稚嫩的棱角,也逐渐被社会所正名。90后们也曾彷徨,也曾迷茫,如今或在求学,或初入职场,也在摸索自己的人生方向,学着喝酒,学着成长。
不管是哪个阶段出生的人,生活都是不如意的,唯有喝酒才能缓解一下心中的压抑,所以不管怎么喝酒,只要能让自己开心就好,但是有些应酬是难免的,所以我们只能笑对人生,偶尔喝点小酒,缓和一下内心的不平静。